在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玫瑰工厂内,工人正在采摘玫瑰。(新华社记者周梦蝶 摄)
临近春节,记者在临夏州、陇南市多县城发现,各地复工复产,消费活力迅速恢复。
临夏州百盛商贸有限公司在当地有17家超市,最大的一家营业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位于临夏市中心天元广场。随着人流进入超市,伴着喜庆的新年歌声,随处可见的促销条幅挂满超市的各个货柜,促销手段多种多样,“买200送200”“会员享受双倍积分”“超值低价”……过年的气氛扑面而来。
市民在临夏市百盛超市天元广场店购物。(新华社记者马莎摄)
“从2022年的12月18日开始,客流量明显回升。”临夏州百盛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莉萍说。
天刚擦黑,临夏市的人文景区“八坊十三巷”被彩灯、霓虹灯装扮成了梦幻之境。景区内摩肩接踵,狭窄处需侧身让行,嬉闹声、谈笑声、朋友相遇的寒暄声、叫卖声汇成一片。
该景区由临夏枫临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董事高若楠说,景区内200家店铺有177家已经恢复营业,从元旦假期开始,景区开辟了多个夜游区域吸引游客。
“景区内人头攒动的热乎劲又回来了。”高若楠说。
这是近日临夏市“八坊十三巷”人文景区夜景。(临夏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记者在多个西北县城看到,一些档次较高的饭店和农家乐聚集地在饭点车来人往,名气较大的店甚至需要预订或排队,大小酒店也都恢复了七成入住率。
晚上7时左右,陇南市武都区状元楼饭店车位已满,店里一共20桌,有16桌已坐上了客人。饭店负责人田晓燕说,饭店日营业额已由元旦期间的两三千元恢复到了目前的1万元左右,年夜饭也已经订出了18桌。
下午3时许,尽管不是饭点,但在陇南市武都区丰正面道连锁店仍可以看到上座率在50%以上。店员正在给几位顾客热情地介绍着菜单上的美食小吃。这里的菜品主要为面食,后厨内锅气蒸腾,五六位师傅正忙前忙后。饭店总负责人李豪一边和熟客打招呼一边介绍说,目前店内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赶上饭点的时候甚至需要排队等待。
临夏市速8酒店大什字店不断有顾客进进出出,店长常永吉说,80间客房已有近50间入住,这一数字在元旦期间更高。
“复苏的情况好于预期。”常永吉介绍,这段时间,外地来住宿的旅客明显增多,这也是依托周边旅游业、餐饮业等逐步恢复所带来的效果。
“目前的经营情况可达到2019年的70%以上。”陇南市金都大酒店的负责人乔玲介绍,一些时段还需排队订房,酒店正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临夏州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科副科长陕明敏表示,目前正抓住春节消费旺季,开展让利打折刺激居民消费,促进餐饮住宿行业的复商复市。(记者姜伟超、周梦蝶、胡伟杰、马莎、崔嘉琪)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率先企稳 楼市“小阳春”会提前吗?******
(经济观察)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率先企稳 楼市“小阳春”会提前吗?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率先企稳 楼市“小阳春”会提前吗?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作为中国楼市的重要“风向标”,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在2022年末出现企稳迹象。房地产市场是否迈入企稳回升通道?今年的楼市“小阳春”会提前到来吗?
房价连续16个月环比下跌
从2021年9月份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探底,新房和二手房价持续处于下跌区间。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分别较上月增加4个和1个;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跌。
当月,中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平均环比下跌0.2%,同比下跌2.3%;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平均环比下跌0.4%,同比下跌3.8%。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新房和二手房价连续16个月环比下跌、同比调整也近一年,这带来了房地产市场预期的逆转。更多人对房价持下跌预期,导致市场持续疲软。
2022年12月份,多数城市房价下跌,特别是二手房市场跌幅较深。二手房价下跌城市数量上升至63个,且同比跌幅仍在扩大,显示供需两端都较弱。李宇嘉认为,稳房价成为今年稳预期、稳信心、纾困供给端的重要一环。
一线城市率先企稳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份,作为楼市“领头羊”的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已率先止跌企稳。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其中,北京、上海新房价格环比涨0.2%和0.4%,广州、深圳环比跌0.4%和0.3%。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在连跌3个月后,已经有止跌迹象。过去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进入上行周期时,往往由一线城市房地产升温开启。严跃进表示,这类城市房价止跌,有助于修复市场预期。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也认为,2023年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将率先恢复,尤其是北京和上海。该机构认为,一线城市将凭借丰富的产业配套率先走出下行周期,进入上行周期。
楼市“小阳春”会提前吗?
过去每年三月至四月份,房地产市场会迎来一波“小阳春”行情。今年楼市的“小阳春”行情是否会提前至春节期间?
调研显示,过去由春节返乡带火的“返乡置业”在2023年春节,热度不及以往。根据58同城、安居客近日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2023年春节期间,超八成意向购房者计划在工作城市及周边买房。而想回到家乡购房的人群占比仅17.1%,大幅低于2020年春节时的68.6%。作为返乡置业的主力,三、四线城市春节期间或难现楼市明显升温。
今年楼市“小阳春”料将从一、二线城市开始,整体楼市升温或要等到二季度。
目前一些积极因素已经显现。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上旬二手房市场的先行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代表需求的带看量和成交量出现明显回升。从带看量看,1月上旬50个重点城市日均带看量较12月增加22%;从成交量来看,1月上旬50城日均二手房成交量较去年12月增加39%。廊坊、北京等地日均成交较12月翻倍。
贝壳研究院预计,疫情期间被抑制的改善型需求会加快释放,2023年一季度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开门红。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市场底部已逐步清晰,预计房价稳定及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增长将出现在今年二季度。(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